2023-03-20 08:38:52
来源: 未知
阅读量:
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,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推进高等教育。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其中,教育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,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新时代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教育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。2019年,国家出台的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和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(2018—2022年)》明确提出,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推进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。同年10月,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指出,完善职业技术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续教育协调发展机制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“统筹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续教育协同创新”,反映出党中央希望通过统筹“三教”协同创新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、助推科教兴国战略的魄力与决心。
综合是一种改革的方法论。注重改革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,是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经验所在。教育问题的复杂性、教育事业的全局性、教育成效的长期性,意味着不能就教育本身谈教育,也不能就教育本身发展教育。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同样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。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二十大报告,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被反复提及。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协同改革,各个教育要素之间构成非常复杂的关系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,强调全盘观察、整体思考、系统设计,要以综合性的视野全面审视教育问题,深刻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关系规律,把教育内部各个部分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联系起来,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变革联系起来。
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续教育协同创新,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方面,三者具有天然的联系。一方面,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续教育各自发挥着独特的功能,并拥有各自的运行规则。但无论何种教育,其最终的指向均为育人。就育人而言,虽然学习者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接受不同的教育,但不可以教育类型为边界将个体的学习经验割裂开来。以统筹协同创新的策略,消除教育内部隔阂、促进教育融通衔接,进而实现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续教育等不同教育类型的创新人才培养与储备优势整合,是一项必要且及时的顶层设计。另一方面,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续教育是教育领域链接就业的枢纽组合,是提高国民素质、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环节。统筹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续教育协同创新,有利于推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,并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撑。